40余名媒体记者“打卡”北京东城文化消费新场景

6月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6月2日,北京东城区委宣传部举办2023年第二季度“媒体东城行·‘文化+’之旅”活动,邀请40余名媒体记者共聚东城,从观坛艺术空间的观景台远眺天坛祈年殿,体会古今交织的奇妙感受;漫步百年韶州会馆,凝望一段历史,品味一方文化;逛逛书香浓郁的雍和书庭,偶遇一场文艺气息十足的图书签售会……到东城赴一场“文化+”之旅,“打卡”文化消费新场景,解锁精致生活好去处。

打造高品质文化艺术空间 为文化消费注活力

1cf4ceae757f4168578256501757333511

从红桥市场顶层观景平台向西远望(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站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景平台上,向西远望,祈年殿古典庄重的轮廓镶嵌在天际,京城胜景尽收于眼底。这里便是此次“媒体东城行·‘文化+’之旅”活动的第一站——观坛艺术空间。作为红桥市场新消费品牌孵化的首批项目,观坛艺术空间紧密贴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打造了集艺术展览、会议办公、品牌孵化运营、艺术咖啡书吧、中轴线书店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艺术空间,规划出观景区、舞台休闲区、阅读区等多个区域。其中,观景区引入光伏发电技术,建成了双碳屋顶花园,经过光能发电,夜间的观景平台营造出“繁星点点”的氛围,与不远处的天坛祈年殿交相辉映,成为推动东城夜经济发展的新消费场景。如今,观坛艺术空间已成为一处北京新晋“网红打卡地”。

离开观坛艺术空间,一路向北,便来到位于前门地区的另一处艺术空间——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青砖灰瓦错落,古树郁郁葱葱,推开岁月斑驳的老木门,踏进院子,仿佛置身于一座历史韵味与当代新风交织的现代艺术馆。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由原青云胡同23号到29号院落组成,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在南院居住,庭中信步,悠扬戏韵犹在耳畔;中院原有关帝高庙;北院则曾是电子管厂的红砖墙厂房。时过境迁,老院落一度衰败,为了让老胡同焕发新生机,东城区坚持老城区整体保护,对青云胡同进行了“恢复性修建”。如今,北侧的老厂房和关帝高庙配房已被改造成戏剧排演工厂和特色小剧场,南侧的梅兰芳旧居遗址面向三里河打开,拥沿河风光与如织游人入怀,市民可以在这里观展览、赏戏剧、尝美食、品茶艺,让文化之美在胡同庭院间继续绵延流淌。

焕发百年老会馆生机活力 为文物活化创模式

7b25c8e757771168578266970349315511

“古虞名郡 风度韶关”主题展厅(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在青云贰拾叁艺术中心不远处的草厂二条胡同里,路东第二个院子便是韶州会馆。韶州会馆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历史上曾为韶州府旅京人士在京建立的同乡试馆,是见证过两地往来交流的重要地标。今年5月22日,经过修缮后的韶州会馆举行开馆揭牌仪式,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处兼具传统四合院及会馆建筑特色的综合性文化空间。修缮后的韶州会馆以“小空间 大风度”为理念,处处展现浓厚的韶文化。正房的“古虞名郡 风度韶关”主题展厅展示着韶关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文明;东西厢房分别是颇具韶关特色的茶文化和兰花文化展区,“茶圣”陆羽所赞誉的“其味极佳”的韶关茶和优雅超脱的兰花,在曲江柴烧、乳源瑶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点缀下,相映成趣,韵味十足,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注入粤北地方文化灵韵。

会馆承载了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东城区大力传承会馆文脉。去年7月,该区编制出台全市首个聚焦会馆片区建设的创新政策《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今年又推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与广东省韶关市等地区携手推动会馆开发与利用,联袂打造会馆活化利用新模式,促成了韶州会馆的“新生”。东城区与各会馆合作伙伴将通过资源共享、文化共融、价值共创,共同推进融通互鉴、京地交流,谱写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围绕打造历史文化精华展示地、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地、新型文化消费体验地、创意文化集聚示范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地、文化理念创新策源地,助力会馆文化在新时代内涵的注入下更加丰富、拓展、完善。

构建高质量文化产业园区 为城市发展添动能

d531408f8f0c3168578273445360340411

东雍文化园内的越南滴漏咖啡制作(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 摄)

近年来,东城区充分利用老城中心疏解腾退的老旧厂房,腾笼换鸟、改造更新,建设成一批高品质的“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东雍文化园便是其中之一。东雍文化园位于东城区前永康胡同11号,是一个根植于胡同的文化产业园区,现有Frienday5骑行俱乐部、BACA国际教育艺术中心、城市森林咖啡厅、紫霞琴苑妙剧场等企业入驻其中。东雍文化园坚持“以人为本的共享园区”的运营理念,以“新媒体+科技文化+金融”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的邻里文化园区,也是目前全区16家获评“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园区之一。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栖息地。坐落在航星园雍和宫壹中心的雍和书庭,是一家以签名本为主要特色的园区综合精品书店,这里每周都会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举办图书签售会,喜欢收藏签名本的读者不可错过。该书店主要分为阅读区与活动区两大区域,不仅涵盖文学、社科、美术、建筑、电影、心理、少儿等多个品类的书籍,并提供超过30个免费阅读座位,更会每周举办至少一场优质阅读活动。书店负责人介绍,“读者可以在我们的书店里挑选一本名家亲笔签名的图书作为伴手礼,或坐在落地窗边品尝一杯咖啡,或信手翻阅一部大开本艺术绘画巨著,在这个小而美的阅读空间中,读者可以轻松拥有愉悦而有品质的阅读生活。这里不仅是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更是一间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社区‘文化客厅’。”2021年8月,东城区出台全市首个引导支持实体书店进商场、进楼宇、进社区、进园区的“四进”政策,通过四大类、19项具体扶持措施,解决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截至目前,东城区书店已近200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量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幽幽书香不断浸润着市民的精神生活。

东城区全速推进“崇文争先”,以文化消费为引擎,塑造文化消费新格局,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强化文化消费内容新供给,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打造更多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东城样本”。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hina.fczgw.com/4555.html

(0)
中国文化信息网的头像中国文化信息网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1 日 上午1:24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2 日 下午10:38

相关推荐

  • 非遗艺术市集盛大开幕,罗湖非遗文化盛宴邀您共赏

    6月21日,备受瞩目的2024深圳荷美生活月之罗湖非遗艺术市集,在罗湖笋岗街道艺展中心艺术广场隆重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非遗市集和文艺展演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从而展现罗湖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为市民提供一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进一步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6月21日下午15点举办的“国潮正当时”非遗…

    2024 年 6 月 22 日
  • 建国75周年国学行业杰出贡献人物 王挥翔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为历代儒客文人推崇。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王挥翔大师:1960年生,汉族,高中文…

    2024 年 9 月 27 日
  • 美食非遗微短剧《厨娘嫁到》四川阆中开机

    1月21日,今年首部美食+非遗题材的微短剧《厨娘嫁到》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开机。目前该剧正在阆中拍摄中,预计将在元宵节前在各微短剧平台上线。 该剧由本报中食国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中画大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玖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鼎天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出品,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中共阆中市委宣传部、阆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特别支持,闷墩…

    热点关注 2025 年 1 月 23 日
  • 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

    弘扬东坡文化,赓续城市文脉。 6月22日,2024东坡文化艺术周在宜兴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副省长赵岩,市长赵建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志纯,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拾峰,四川省眉山市副市长李建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南京大学教授、…

    2024 年 6 月 22 日
  • 豆神教育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TM称号成功—“定制平台上实时观看人数最多的文学课程直播”

    豆神教育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TM称号成功—“定制平台上实时观看人数最多的文学课程直播” 9月15日,全球最大规模的传统文化线上盛典活动——“共鉴中华文化 解析唐宋经典名篇”,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的见证下成功举办。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现实主义教育的典范。主讲人、上市公司豆神教…

    2024 年 9 月 16 日
  • 专家邵轶美受聘担任农乡乐海声乐培训中心课程指导专家

    陈静文 2020年6月,中国著名艺术教育专家邵轶美出任北京农乡乐海声乐培训中心课程指导专家,为该校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研发提供专业指导。邵轶美是中国著名艺术教育专家,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研究和实践,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她现任盘锦市兴隆台区天使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员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邵轶美注重个性化教育,能够根据…

    热点关注 2020 年 10 月 22 日
  • 北京弘古堂文化:传承祖先智慧 演绎青铜器工艺品的文化传承

    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和工艺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青铜器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北京弘古堂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青铜器工艺品的复制,一直在秉持着传统美学的理念,致力于将古代的青铜器工艺技术传承和发扬光大,将传统美学进行现代演绎。 北京弘古堂文化 打造高端青铜器收藏品 北京弘古堂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

    2024 年 6 月 21 日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原创歌舞剧《大河·城摞城》展演顺利举行

    6月19日、21日,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学实践原创歌舞剧《大河·城摞城》展演在演艺中心顺利举行。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聂世忠、省文联副主席蒋愈红、秘书长刘炳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宗英、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陈静、省舞协副主席、秘书长庞宏,开封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克俊、市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尹君、市政协副主席邢广华、张志刚、市政协原副主席、开封市中华…

    2024 年 6 月 22 日
  • 艺术佳作免费上演!广州荔湾第三届永庆坊表演艺术月启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6月21日,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指导,广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和光同尘”第三届永庆坊表演艺术月正式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 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现代舞团、广东歌舞剧院等艺术文化机构参与其中,将现代舞、粤剧、戏剧及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汇聚于街区之中,带领市民共同走进沉浸式的艺术体…

    2024 年 6 月 22 日
  • Wuhu文化遗产日活动精彩来袭,快来抢“鲜”看!

    安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孕育出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将于6月9日在芜湖举办。 活动抢“鲜”看 本次活动以“徽印千古·璀璨江淮”为主题,期间将组织开展多项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2024 年 6 月 21 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